“我为什么选择舟山”
系列报道
“我现在海上干活,能等我回来吗?”6月19日上午,本报记者致电陈家旺预约采访时,电话那头传来了一个热情的声音,还掺杂着海风、发动机声。
3天后,敲开浙江大学海洋学院海工楼4楼的一间办公室,映入眼帘的是一面近2米宽的书墙,一幅写有“功崇惟志 业广惟勤”的书法。伴随一阵爽朗的笑声,戴眼镜、穿蓝衬衫、胸口别着浙江大学徽章,陈家旺笑着与记者打招呼。
翻开陈家旺的履历,一页页记录着许多“挺进深海”的故事——
二十多年前,在吉林大学本硕博学习期间,跟随导师研究多工艺冲击回转钻进技术理论与装备研发;
2007年,博士毕业后加入浙江大学流体传动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机械工程),博士后主要从事深海资源获取(保压)技术装备研发工作;
2010年留浙江大学海洋学院任教,开启大学教师生涯;
2014年,任浙江大学海洋试验站站长;
2019年,晋升浙江大学海洋工程与技术研究所教授,并作为特聘研究员加入浙江大学舟山海洋研究中心……
2019年,陈家旺带队完成中国大洋55航次科考(西太平洋富钴结壳合同区维嘉海山钻进取样任务)(二排右数第八)
“我是兰溪人,在外求学了近十年,博士毕业后就想回家乡浙江发展。”回忆起自己与海洋的缘分,陈家旺历历在目,“我原先研究的是大陆钻探,博士毕业时正值我国深海技术与装备研发处于快速上升阶段,需要各种创新技术与装备来支撑,而浙江大学正好有团队开展深海资源获取技术与装备的研究,我不想错过。”
怀揣理想,陈家旺从陆地转行到海底,跟随行业翘楚浙大陈鹰教授,一路向海图强。
海的这一边,浪涛奔涌,掀起巨大的波澜。2011年,舟山获批成为我国第一个以海洋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这片“深蓝”对海洋人才的渴求,从未如此强烈。
“不到海边,不接‘海气’,如何搞好海洋研究?”2015年,如同土地与种子互相吸引,浙江大学海洋学院落户舟山。
跟着学校走,陈家旺举家从杭州迁至舟山。“孩子转学来舟,妻子也放弃了事业,免去了往返杭舟两地的奔波。”家庭让步事业后,他的科研日常,不是在出海,就是在出海的路上。
“虽然舟山不具备深海条件,但是海岛众多,海况条件动态多变,对于开展海洋技术装备稳定性、可靠性试验非常有利,这是在别的海域做不到的。”陈家旺打开手机,向记者展示团队出海开展海底石油输送管道测绘与监测的工作照,其中一张是科考船的甲板上并排躺着四个小伙子。“这些都是我的博士学生,我们在海上开展工作最大的考验就是等待平潮,有时一天连两三个小时也很难睡上。”说这话时,他的语气满是心疼。
从设计,到“试错”,再到调整,其中艰难可想而知。不过,就像舟山老渔民常唱的《起篷调》——“撑船哪怕对头风,晒鲞哪怕太阳红。”
2019年,陈家旺带队完成中国大洋55航次科考(西太平洋富钴结壳合同区维嘉海山钻进取样任务),手持的为深海富钴结壳岩心柱
目前,陈家旺已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世界著名的科技文献检索系统)收录论文40余篇,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0余项,授权美国发明专利2项;
研制长柱状保压取样器,成为14.5米长直径90毫米的单根保压岩心柱世界纪录保持者……
去年底,陈家旺及其团队研发的全海深保压沉积物取样器随“奋斗者”号下潜(红圈)
去年底,马里亚纳海沟,地球“第四极”。浙江大学科考团队首次挺进万米深渊,实现国产装备海底万米保压取样,中国从此具有了进入世界海洋最深处开展科学探索和研究的能力,海洋学院学子阮东瑞有幸乘坐“奋斗者”载人潜水器下潜开展深渊科考并获评浙江大学“学生十大学术新成果”提名奖和最佳风采奖,陈家旺及其团队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我们课题组研制的系列设备通过万米海试,攻克了全海深保压取样作业技术难点,填补了国际上全海深宏生物保压取样设备的技术空白。”陈家旺介绍说,这些设备将为获取万米高质量海底样品提供装备支撑,为深渊海底生物资源和基因资源开发、深渊生物生命过程研究提供技术手段。
陈家旺及其团队在海上作业(一排左数第四)
海有多宽,心有多大。陈家旺在出席首届“舟创未来”人才专享周启动活动时,给记者发来一条信息写道:“梦想,是通过海洋创新技术创新将深海资源信息的获取能力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摆脱对国外装备与技术的依赖。”
从这里出发,征途是星辰大海。向更远、更广阔的世界进发,陈家旺和他的团队,又一次起航。
陈家旺及其团队在海上作业(左数第三)
记者:周杭琪
主题授权提示:请在后台主题设置-主题授权-激活主题的正版授权,授权购买:RiTheme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