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尝试微专业的探索和实践。之所以被称作微专业,显而易见的原因是相较于传统本科专业动辄35—40门课程、总计80学分左右的专业科目学习体量,由5—10门核心课程、20个学分左右的课程模块组合而成的专业课程体系,真的可以称作小而微了。
高校微专业的兴起,有人认为是从毕业生就业岗位和市场需求角度出发的创新尝试,指向以学生职业为导向的专业课程。具体做法是提炼某一岗位群的核心技能,以集中培养的方式,使学生快速达到某一领域的工作技能要求,以弥补大学专业设置与企业用人需求之间匹配的问题,帮助学习者快速就业。也有人认为,随着技术革命赋能和解决复杂问题的需要,以往高校学科专业持续细分的人才培养方式,已不足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人才培养需要融入和体现学科交叉、融合的理念,以培养社会各领域急需的复合型人才、跨学科人才。从这种角度看,微专业有两大基本功能,一是实现对主专业的拓展和延伸,二是实现与其他专业的复合交叉。
无论各高校微专业的实践探索最初因何种动机诱发,从目前大部分相关高校实践探索的现实状况和实际效果看,基本上是高校主动适应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发展的需要,在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方面作出的新尝试,是高校为加快本科专业现代化升级、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方面进行的新探索。高校开设微专业,是在既定的专业目录和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之外,围绕一定的学术领域、研究方向或核心素质,开设出成系列的核心课程。期待通过相对灵活、系统的课程教学和培养过程,使学生能在特定的领域具备一定的学术专业素养和行业从业能力,以更好适应社会需求。
相较于更早之前的辅修专业等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微专业的课程体系设计虽然同样是针对传统专业局限做增量,但总体上更强调课程的高阶性、前沿性和创新性。迷你与高精尖的结合,是微专业最突出的特色。在传统的专业设置模式难以满足科技前沿技术发展和产业市场需求的情况下,开设微专业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跨学科知识体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多所高校的探索表明,学校在设置微专业时一般会选择与科技前沿技术领域相关的专业学科,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紧密连接,触碰的都是行业界、学术界当前阶段最热门的领域和方向。
微专业虽体量小而微,但开发和设置中的挑战不容小觑。特别是其高阶、前沿、小微的定位,是高校传统的专业设置和课程开设工作未曾碰到过的,需要更加有效地做好微专业的论证和开发工作。
微专业的开设不应也不可能是天降神兵、神来之笔,必然建基于学校既有的优势和特色学科专业基础之上,脱离学校既有学科专业基础的微专业开发设置必然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对高校自身长期以来的学科专业建设情况和优势特色积累,包括相关学科专业的影响力、教师队伍的学术积累、校友在业界的美誉度等,都有理性、清晰的把握和判断,是微专业可行性论证的出发点。
作为有组织的微专业课程体系开发,要充分发挥学院、系、专业教师等高校人才培养微观主体的能动作用。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是教师要对各自专业领域的学术前沿、技术前沿有动态把握,继而进行专题挖掘。作为一个微专业而不只是一个或几个前沿专题讲座的容量,只有极个别的教师还不够,还需要有多位不同专业的教师甚至是多个不同领域、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课题组对不同议题的敏感把握和专题挖掘。只有在不同的专题间建立起内在的逻辑关联,才能为微专业的开发奠定良好基础。因为微专业是一个专业的课程体系,而不是几个分散的课程拼盘,或松散的课程组合。
高校专业设置更新和人才培养工作自身具有周期性与滞后性。微专业要站在技术和产业前沿,高校就必须更好对接产业和市场需求,实现真正的产教协同,切实打通校园与产业界的围墙,聘请产业界的专业技术人员定期到高校授课或进行部分项目的带教指导,鼓励教师走出校门到产业实践一线,实现专业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双向进出、双向奔赴,从而将高校自身既有的优势特色学科专业、学科领域的最新进展与产业需求、最新技术等进行充分结合、挖掘和利用。
高校微专业的开发和设置,对学生来说是提供了更多选择。既然如此,就需要尽可能向所有感兴趣的学生开放。从专业背景来说,不应只面向先前就读专业与微专业领域高度相关的学生,还应包括那些专业关联度不高但对微专业领域有浓厚兴趣的学生;从就读阶段和层次而言,不只局限于本科层次学生,也可以包括研究生;就学生的隶属关系而论,不仅是本校学生的福利,还可惠及同区域或同城高校的学生,甚至可以考虑课程上线,向更多学生和相关人员开放。当然,微专业因其具有探索性和试验性,在给学生更多个性化、差异化、多样化选择的过程中,还要提供更多辅导、指导和引导,让学生对微专业的设计理念、具体构成和目标指向有更多了解,使他们立足国家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确定尽可能合理的专业组合,以切实实现微专业为个性化发展、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人力资源支撑赋能的作用。
(作者系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中国教育报》2022年06月24日第2版
作者:董秀华
主题授权提示:请在后台主题设置-主题授权-激活主题的正版授权,授权购买:RiTheme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