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是一本奇书,可以说海纳人生智慧和做人做事的终极密码。

然而,因其离我们太久远了,老子用词又及其玄奥,言简意赅,导致很多人都不明其意。

为此,小编重新整理了大千老师讲《道德经》,老师从身边的人和事谈起,语言通俗易懂,举例恰到好处。

让我们能从微小之处领略老子的真意、《道德经》的智慧、收获做人做事、养生延年等受用终生的智慧。

今天继续看这段原文:

感悟道德经 | 一块璞玉,不切割它便有无限的想象插图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这一段和上次讲的”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复归于婴儿”都是在排比,道理是一样的。

复归于朴

朴就是最自然的状态,你站着的时候不翘脚跟了,你就复归于朴了。你见人很自然了,没有那么多想法、欲望,或者说那么多造作了,大家很随和,像亲人一样,这个叫朴。

完全放松自然,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在家里就是一种朴素的状态。在单位,在公共场合,你可能要自己包装一下。

复归于无极

婴儿和无极道理是一样的,无极相当于太极,太极那个一都没了,完全混沌状态了,进入了无极的状态。

感悟道德经 | 一块璞玉,不切割它便有无限的想象插图1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

它这个朴像干细胞一样,散出来为用的时候做各种东西了,肝脏细胞、脾脏细胞、肾脏细胞。朴是最简单的,像石油一样,石油可以炼出汽油、柴油,各种化学用品,那么石油就是朴。

圣人用朴这个东西,做起来,它往上做,能量往上输送,做出各种东西,就是往上走。

感悟道德经 | 一块璞玉,不切割它便有无限的想象插图2

故大制不割

它是想说朴的重要性。什么是大制不割?就像一个璞玉一样,你不割它,它有可能变成任何器皿,一割就完了,只要一割就落一端嘛,要么你做一个小玉佛,或什么其他器皿。

如果说你不割,它有无限的想象。

“大制不割”贯彻在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

比如说下围棋,最讲究意味,落子的时候要非常谨慎,不会挤在一起下死了,总是多数赋予变化。

再比如武术,追求多变,运劲也好,运气也好,在中往外发。

再比如学识,拿学识换钱了,那么它就是钱,学识的重要性就没有很好体现。很多东西一旦标价了,它就失去了它自己的韵味了。

为什么国画以写意为主,里面很少去完全具体地描摹,不像西方一样画得非常具体?它就是想追求一个神韵、气韵,这个神韵气韵是在形体之上,更高级的存在

感悟道德经 | 一块璞玉,不切割它便有无限的想象插图3

为什么中国人说话容易用双关语啊?容易试探啊?他也是在想不要把事情做死做绝,不要完全表达出来。

写文章也一样。为什么中国古代没有对内心描写的小说呢?西方大量这样的小说。关键中国有诗词,诗词这个韵味,它已经把心理活动加入进去了,并不需要去描摹。

还有中国的语言,它这个修辞、组词、造句,里面都是贯穿了神气“气倍辞前”,这个词想表达在写语言之前,已经在胸中饱含着情感,然后通过语言描写表露出来。如果翻译成白话,没有太大意思。古人这个文言文,不如直接用神气理解,不要去分析哪个是动词,哪个是形容词,哪个是副词。

感悟道德经 | 一块璞玉,不切割它便有无限的想象插图4

主题授权提示:请在后台主题设置-主题授权-激活主题的正版授权,授权购买:RiTheme官网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