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中国生活40年,创造了中华文化帝国

文|张利萍

陶然士:1871年3月出生于苏格兰拉纳克郡的一个农场,在那里度过自己的童年,1896年,24岁的陶然士来到中国。在华期间,他曾参与华西边疆研究协会的实地调查与相关研究活动,先后发表多篇有关羌族研究和四川考古的学术论文。截至1937年返回英国,陶然士在华生活长达40年。

陶然士是四川大学博物馆的前身、今华西协合大学古物博物馆开创者之一,是博物馆早期入藏文物的重要收集者。他精通汉语,擅长中文写作,对中国历史考古有浓厚的兴趣,曾执教华西协合大学(今四川大学)。他撰写出版英文书籍,首次把中国羌族的历史、习俗和宗教,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群居村落和古代民屋建筑、中国古代墓葬、都江堰的古代水利建设等介绍给西方世界。

他最早翻译《华阳国志·蜀志》一文面及英语世界的读者,使西方人对谜一般的中国川西有更多的了解。他在川康边地羌人地区开办诊所和学校,进行人类学、民族学调查,并利用投放幻灯等各种方式,向中国人民介绍英美等国的民情风俗,为边远川地的中国人打开了一扇观看西方的窗口。

吴达民,地地道道的福建人,五年前他在博物馆偶然翻到关于陶然士的书籍与介绍,便对这个英国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一个月后,他踏上了陶然士的川西之旅。

五年时间,吴达民走遍了川西地区的大小博物馆和陶然士生活、工作的地方,收集了陶然士留在中国的书籍、生活用品以及与羌族人的照片等物件。在羌族人们心里,早已将陶然士当成亲人般对待。吴达民表示,陶然士为中国川西地区做出的贡献不应被遗忘,所以,吴达民联系上了四川大学博物馆馆长,希望做一次关于陶然士在中国四十年工作和生活的缩影展览。

吴达民还说,通过这次展览,我们希望人们对一个世纪前陶然士发生在中国以及边远川西的历史事实,对近代东西方文明之间,跨文化的传播、交流与对话,有更多的了解、认识与体悟。

主题授权提示:请在后台主题设置-主题授权-激活主题的正版授权,授权购买:RiTheme官网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