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全媒体记者 白菊
城市发展新格局的开拓,需要强劲有力的经济支撑,而民营经济是撬动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支点。
短短半年时间,青岛民营经济工作不断实现突破——
民营经济发展“青岛样板”被表彰为山东省改革试点成果;设立“青岛企业家日”获评全市十大优秀制度创新成果;青岛在2021年度全国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中排名11位,居北方城市第3;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97家,位居全国第8,副省级城市第4。
青岛如何崛起为北方民营经济发展的排头兵,以及民营经济工作学习借鉴的重要窗口?在培育和服务专精特新企业方面,青岛又有哪些经验值得借鉴?青岛市民营经济工作下一步的工作思路是什么?为此,半岛全媒体记者专访了青岛市民营经济发展局党组书记杨超。
党建引领,凝聚民企“关键力量”
在干事创业的关键时期,面对新发展任务,如何凝聚民营和中小企业这一“关键力量”?在杨超看来,“红色解法”是关键一招。
一支党建引领的企业队伍在组织纪律性、目标专注性和执行力上有着普通企业难以匹敌的优势,这恰恰是正在攻坚克难不断寻求突破的企业所需要的。
实际上,在杨超上任青岛市民营经济发展局党组书记后,多次走进特锐德等民营企业,就目前民营企业在强党建上存在的问题进行细致交流,为民营企业家送上“干货满满”、提振精神的精彩党课。
“在当前的新时代背景下,必须要提高对党建工作的重视,将民企党建工作的高度放到助力青岛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的宏伟蓝图来研究,”杨超表示,民营企业要转变原有思维模式,从探索党建工作创新路径、优化企业党员的管理形式、打造党员组织活动新平台、提高党建队伍质量四个维度出发,切实解决新时代下民营企业基层党建工作所面临的新情况与新挑战,用党建引领青岛民营和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在他看来,民企党建具有明方向、聚人心、强管理、助发展、树品牌五个方面的地位和作用,他勉励民营企业将党建工作、文化建设、队伍建设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一体推进、相互赋能、同频共振,实现“党建促发展,发展强党建”,真正做到带企有方、治企有策、兴企有为。
发展秘诀两个字,创新
民营企业是促进创新的重要力量,同时创新也是推动青岛民营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近年来,青岛市民营经济工作摸索出机制创新、政策创新、模式创新、路径创新方面的一系列经验做法。
聚力机制创新,青岛在全国率先成立市民营经济发展局(加挂中小企业局牌子),统筹负责全市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的发展政策实施、综合协调和服务指导。
聚力政策创新,推出青岛政策通平台,实现政策“一口发布、一口解读、一口兑现、一口服务、一口评价”;做实民企创意平台,在全国率先出台支持民营企业创意工作方案。全国率先试点“无感审批”,省内首次实现电子营业执照+电子印章同步发放;全国率先出台《青岛市民营和中小企业发展促进办法》;全国首次建立《中小企业统计监测制度》;启动纪委监委为企业护航行动;建立清欠长效机制,2019年以来清理拖欠民营中小企业账款超31.6亿元。
聚力模式创新,市人大常委会通过设立“青岛企业家日”的决定,确定11月1日为企业家日;市政府出台《青岛市促进民营和中小企业发展办法》《关于支持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等政策;制定印发《壮大民营经济攻势作战方案3.0版》,设立国家级“一带一路”(青岛)中小企业合作区,启动胶东经济圈民营经济一体化发展行动,成立胶东经济圈商协会联盟,召开创建全国民营经济示范城市现场会。
聚力路径创新,青岛市民营经济发展局发布了《青岛市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2022年十大专项行动方案》,将针对制约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项行动,提出开展“专精特新”企业梯次培育行动,开展“专精特新”资本赋能行动,由市民营经济局联合券商、银行、投资机构、媒体等单位,共同设立“资本大潮中的专精特新”融媒服务平台。
“专精特新”工作法,为“专精特新”搭平台
青岛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指出,实施“沃土计划”,滚动培育一批雏鹰、瞪羚、独角兽和隐形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实现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倍增、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倍增和高新技术企业上市数量倍增。
专精特新企业以专注铸专长、以配套强产业,以创新赢市场,是民营和中小企业中最能打的“尖子生”,越来越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变量”。
在培育和服务专精特新企业方面,杨超提出了“专精特新”工作法的概念,何为“专精特新”工作法?即专业、精准、特色、创新。
杨超表示,在民营经济发展现阶段,面对越来越多的“专精特新”企业,要用 “专精特新”工作法,重点围绕全市场资源配置、全生命周期培育、全体系政策保障三个维度,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培育一大批专精特新企业,创建全国民营经济示范城市。
今年以来,青岛市民营经济发展局实施“我与企业共成长”和“专精特新”上市培育行动,组织24条产业链链主与中小企业开展“卡位入链”行动,启动“金融助实体·益企进园区”融资服务活动,上线“资本大潮中的专精特新”融媒服务平台。
一组组不断刷新的数字是最好的印证——2985家民营和中小企业被认定为2022年度第一批市级“专精特新”企业,市级“专精特新”企业数量达到6923家,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97家,位居全国第8,副省级城市第4。
杨超要求青岛市民营经济发展局的干部要做到开口能讲,提笔能写,坐下来能思考,走出去能办事,争当“专精特新之人”、人人成为“政策通”,要学会用“专精特新工作法”培育专精特新企业,为全市的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服务贡献力量。
多措并举走在前,创民营经济示范城市
今年以来,青岛民营经济指标稳步持续增长。1-5月,全市民间投资增长10.9%,增速高于全国6.8个百分点;实现税收396.9亿元,占比60.4%;民营进出口2268.3亿元,同比增长9.0%;新吸纳就业12.1万人,占比86.8%。截至2022年5月,全市实有民营市场主体196.6万户,同比增长6.3%,占全市市场主体总量的98.3%。
数据中有乾坤,青岛民营企业已经从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成长为“主力军”。青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政策措施持续加大、平台效应持续叠加,加速推动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为民营企业的茁壮成长提供阳光雨露。
在2022年青岛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民营经济被放在了更为重要的位置,同时还为壮大民营经济定下了诸多目标。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培育民营领军标杆企业100家以上,建设全国民营经济示范城市。此外,还将落实常态化联系服务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尊重企业家、关心企业家、服务企业家的浓厚氛围。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吹响了“走在前、开新局”号角。据介绍,市民营经济局将狠抓稳住经济政策落地,深入贯彻全国、全省稳经济运行会议精神;深化全国民营经济示范城市创建工作,策划“企业家日”系列活动;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出台加快推动“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构建两条梯度培育路径。
此外,强化产业链协同创新,实施重点产业链“卡位入链”行动计划,举办“融链固链”对接活动和“专精特新”新品发布会;并深入开展清理拖欠账款专项行动,实施“一把手”工程,建立排查台账。
“奋勇争先,做好民营经济的‘服务员’;奋力向前,做好城市发展的‘运动员’,”杨超表示,“市民营经济局将继续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要求,以一以贯之的坚定态度、决心和力度,久久为功,努力打造一支‘专精特新’的干部队伍,运用‘专精特新’工作法,全力做好‘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培育,人人成为服务企业的‘政策通’,拿出更多实招硬招,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最佳环境,助力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为全市实体经济发展展现民营和中小企业的担当作为。”
主题授权提示:请在后台主题设置-主题授权-激活主题的正版授权,授权购买:RiTheme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