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基金基础知识补习
全面了解什么是基金,各类基金是如何赚钱的,避免投资者盲目上场。
关于新手买基金的原因以及买的是什么基金,我们曾经做过调研,发现如下回复的还不少,比如:
“我看到朋友都在买就跟着一起买了”
“我跟着理财大V买的,他买基超级牛的,选的基金都赚了”
“我看新闻都在说买基金很赚钱就跟着一起买了”
再一问,具体买的是什么类型基金?大家的回复开始模凌两可。
“我也不知道,看宣传介绍是很厉害的”
“不知道,说是比银行理财收益要高”
“有股票有债券的那种,比我自己买股票要好”
根据调研结果反馈,在全民基金时代,大部分新基民是通过各大社交媒体或身边的亲朋好友直接或间接接触到基金,并被别人的赚钱效应吸引盲目入场。
所以,我们第一天的课程将安排给大家补补投前课。
1.了解公募基金市场。
最早一批公募基金成立于1998年。
截止到2021年9月30日,公募基金数量已达8683只,资产规模达23.75万亿,已有基金管理人151家。
2. 公募基金的优势
基金投资其实就是将众多散户的资金集中起来,交由基金管理人也就是基金公司共同管理。
而基金管理人拥有大量的专业投资研究人员和强大的信息网络,可以全方位动态跟踪与分析证券市场,使散户投资者也能享受到专业化的投资管理服务。发挥专业的事由专业的人来做的优势。
公募基金无论是在专业性、安全性、流动性、投资门槛、收益等方面,都有它的优势,是符合大众最简单的理财方式之一。
我们可以看到基金的特点还是非常鲜明的,比如有专业的基金经理来专门管理,投资进来的本金被独立托管,安全性高,监管严格,信息透明公开等。
监管机构对代理机构、基金管理人以及资金托管人进行总体监管。客户资金由第三方托管。
基金管理人与资金托管人是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制衡机制,安全性很高。因此购买基金绝对不用担心出现像P2P跑路的情况。
公募基金的具体优势如下:
安全性高。
公募基金是目前受到的监管最严格的资管产品,客户资金由第三方托管,基金管理人与资金托管人是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制衡机制,因此安全性很高。
透明度高。
公募基金是受证监会监管最严格,最公开透明的基金,产品净值需要每日进行更新,同时,定期报告季报、半年报、年报等也需要按要求定期充分披露其投资运作情况。
参与门槛低。
相比私募基金的100万、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10万、银行理财产品的1万起购点而言,公募基金大多数只需要1元就可以投资了。
产品类型丰富。
公募基金产品类型丰富多样,不论你是投资股市、债市、大宗商品、黄金、海外的Reits产品等,还是投资德国、香港、A股、美国等市场,都可以匹配到符合自己投资偏好的基金产品。
3. 具体基金种类介绍
市面上的基金五花八门,那到底应该怎么区分呢?
我们可以按照按投资对象来分成:
货币型基金、债券基金、混合基金及股票基金。
也可以根据风险等级排序由低到高为:
货币型基金<债券型基金<混合型基金<股票型基金
货币基金:
它的投资对象主要是短期国债、银行定期存单、央行票据等货币类工具产品。
特点是风险最低,流动性强,买卖灵活,0手续费,支持快速取现,及时到账,适用于日常闲钱现金管理。
债券基金:
它的投资对象主要是国债、企业债、金融债等固定收益类产品,基金资产80%以上投资于债券。
特点是属于中低风险,投资的产品收益比较稳定,被称为「固定收益基金」。
适合想要多赚一点,又不想冒太大的风险、希望获得稳定收益的朋友。
债基的分类:可根据投资范围不同,债基又细分为纯债基金、一级债基、二级债基。
纯债基金是不投股市、不打新,只投资债券市场。
一级债基是可参与一级市场新股申购,不参与二级市场。
二级债基是可参与二级市场股票交易。
综合来看,纯债基金风险相对较低,而二级债基由于可以投资股票,所以风险会更高。
根据债券的投资类型,可以细分为利率债、信用债、可转债。
利率债的风险最低,其次是信用债因为它存在信用暴雷的风险。
而可转债,可以按照发行时约定的价格将债券转换成公司股票的债券,具备股债双重属性,风险最高。
债基是怎么赚钱的?
存款是你把钱借给银行,银行再把你的钱借给企业,而债券通俗点讲,就是你直接把钱借给了企业。
债券基金的利润来源主要来自于基金投资债券自身的票面利息收入、买卖债券获得的差价收入、债券回购加杠杆带来的收入以及股票投资收入(这个仅二级债基才有)。
股票型基金:
它的投资对象80%以上基金资产投资于股票市场,剩余基金资产再配置其他类型如债券、银行存款等。
特点是高风险高收益,受股市波动影响大,风险高,潜在收益也较大。
适合追求高风险高收益的朋友,适合中长期资金配置。
股票基金是怎么赚钱的?
买一只股票基金,相当于买入了一揽子股票,成为了多家上市公司的“小股东”,股票上涨可以获得股票收益;企业盈利,可以获得分红收益;长期持有,还可获得复利收益,利上加利。
混合型基金:
投资对象同时投资于股票、债券和货币市场等工具,持仓比例介于债基和股基之间。
特点是攻守兼备,投资比例比较灵活,可以是偏债、偏股、平衡或配置型,风险较为适中。
混合基金灵活性比较强,具有进可攻退可守的优势,不同需求的朋友结合股债比例一般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混基。
举个例子:能承受一定波动又不想要冒太大风险的朋友可以考虑股债平衡型;想要熊市低仓位规避风险,牛市高仓位赚取超额收益的朋友,可以考虑灵活型。
指数型基金:
指数基金是一款跟踪指数的被动管理型基金,买入指数基金,就相当于买入了对应指数的一揽子成分股。
区别于上面介绍的股票基金和混合基金,指数基金一般选取特定的指数成份股作为投资对象,不主动寻求超越市场的表现,而是试图复制指数的表现,运作目标是追踪误差最小化。而主动型基金的运作目标是超越市场业绩表现。
指数基金的特点是操作省心;费率便宜;投资分散、风险分散;与基金经理管理能力无关。适合新朋友和有择基困扰,想要省心操作的朋友。
我们常见的指数基金有哪些?
宽基指数基金:宽基可以理解为“挑选范围更宽”的基金,挑选的股票不限制行业,覆盖了各行各业的股票,只要是优秀的股票都可以加入大礼包。比较常见的宽基指数基金有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创业板指数等。
行业指数:反映特定行业的股票指数,比较常见的有金融地产、食品饮料、医药卫生等。
主题指数:指成分股来自于某一主题的指数,比如国防军工、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环保、新兴产业、央企改革创新等。
如果你看好某个板块的发展,但又不知道选择具体哪个公司的股票,投资一只指数基金会是不错的选择,既享受了板块发展红利,又分散了风险。
4. 基金收益合理预期
过去两年,基金赚钱效应显著,很多基民抱着“买到就是赚到”的心态纷纷跑步入场。
但是2021年以来,市场波动较大,这让不少高位入市的基民无所适从,纷纷吐槽“本来以为基金理财能提高生活质量,没想到却成了我最大的支出”。
这种心理落差主要源于我们没有正确的认识基金投资的业绩,设置了过高的心理预期,那么对于基金投资,预期收益到底多少才算合理?
根据历史数据得出,普通股票基金的长期平均年化收益率为14.4%。
偏股混合基金的平均年化收益率为12.7%。
平衡混合基金的平均年化收益率为7.4%。
偏债混合基金的年化收益率为6.7%。
债券基金的平均年化收益率为5%。
货币基金的平均年化收益率为2.9%。
可以看出,最高的长期的平均年化收益率也只有14.4%(普通股票基金)
而我们经常会因为某一年度,比如2015年以及过去2年的牛市走势,将收益预期设定在30%、50%,甚至翻倍,这是极其危险的。
如果我们预期太高,结果并没有达到预期,甚至出现了亏损,很可能会因为心态失衡造成动作变形或者打破投资节奏,比如该持有的止损了,或者急于获利投机,甚至加杠杆,最终亏得更多。
所以对于偏股型基金我们的预期大约在15%左右的年化收益率即可,偏债型基金我们的收益预期则放在6%左右。货币基金通常收益在3%。
第二课:投资基金有哪些风险?
认清基金的风险指标,是最重要的投前准备。
在上一堂《基金基础知识补习》课,介绍了公募基金市场背景、公募基金的投资优势、基金的分类、不同基金是怎么赚钱的以及基金的合理预期,本节将进一步介绍基金投资的风险,帮助大家认识基金投资的风险,做理性基民。
投资不是赌博,理性投资者要追求的是资产稳定增值,而不是一夜暴富。建立一个健全的投资理念和一个合理的收益预期,是在进入市场前,第一件要学会的事。
基金投资最重要的是我们自己,最大的风险也在于我们自己,我们不仅要学习基金基础知识,更要做好良好的投资心态准备,认清市场、认清自己,不做好这个准备,一定会导致投资计划的混乱。
部分基民朋友对基金的短期收益期望过高,希望通过买基金来赚快钱,这样的出发点很容易失去健康的心态。
有些基民朋友买入基金后,缺乏耐心拿不住,想追那些短期涨很多的产品,热点轮换快,等你追过去可能又被收割了,频繁追热点很难获得长期收益。
信任专业,选择了投资一只基金,就选择了一份信任,这份信任是对专业的认可,包括对基金管理人的投资理念、基金经理的专业能力的认可。
充分做好投资准备,详细了解包括对基金基本信息、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及长期投资业绩。
淡然面对基金的短期浮亏,不盲目赎回,认真仔细观察基金的投资组合、基金经理的投资操作以及市场环境如何。
明确这笔投资的目的是什么,是短期目标还是长期目标,如果是短期目标,比如还款等,那我们不太能接受短期内较大波动的产品。如果是长期目标,比如10年内买房,那么即使短期震荡,也可以沉得住气,静待花开。
不同周期的钱匹配不同类型的基金。比如说短期的钱适合配置货币基金,中长期的钱适合配置债券型基金,长期的钱适合配置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长期的钱才是风险承受能力比较强的,能够在市场短期波动的时候承受可能出现的浮亏,坚持长期持有,这样才有可能获得长期收益。
在投资基金之前,给自己做一个风险的评估,了解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再来选择适合自己风格的基金。
不同类型基金,投资风险是不一样的,接下来我们分别介绍一下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以及货币型基金的投资风险。
多方位深度了解基金经理,寻找自己信任并且能够同频的基金经理,对于新手,规避管理运作风险最简单的方法可以直接投资指数基金。
债券基金风险特征:在《基金基础知识》课我们已经介绍过,债券基金又可以分为纯债基金,一级债基,二级债基,可转债基金等,不同类别的债券基金其风险差异也较大,我们再来回顾一下:
纯债基金仅投资于债券,不投资股票、可转债,也不参与新股打新,是最为纯正的债券基金,波动性也相对最小。
一级债基除投资债券以外,还可以参与可转债的投资以及新股打新,因而其波动性大于纯债。
二级债基除了投资债券,可转债,打新股外,还可以投资不超过20%的股票,因而其预期收益和风险也相对较高。
可转债基金是比较特殊的一类,其主要以转债为投资标的,可转债同时兼具股性和债性,有着比较特殊的风险收益特征。
如果追求“稳稳的幸福”就投资一些以持有国债,政府债券,或者大型国企发行的债券为主的纯债基金,如果想追求更高收益同时愿意承担更高的风险,那就投资企业债、可转债或者二级债券。
货币基金属于低风险品种,但收益也低。由于我国货币基金不得投资于剩余期限高于397天的债券,所以货币基金的风险是较小的。
作为新手小白,很多人只会关注收益的指标,却忽略了风险的问题,要知道业绩只是基金的其中一个评价指标,买基金只看业绩?那是万万不可取的!那有哪些风险指标需要我们重点关注呢?夏普比率、最大回撤率你一定要了解。
夏普比率如何运用?
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夏普比率越大,代表基金的历史业绩表现越佳,投资的性价比越高!在运用夏普比率时,由于没有基准点,本身绝对值的大小意义有限,需要与其他基金产品比较才更有价值。
最大回撤如何运用?
一般来说,最大回撤率越低,风控能力越强,而最大回撤率越大,意味着最大亏损程度越大,越难回本。
对比第一堂课提到的2005年至2020年年度各类基金的年化收益率,我们再来看一看各类基金的年度最大回撤,普通股票基金、偏股混合基金以及平衡混合基金,年度最大回撤超过10%的概率是80%,偏债混合、债券基金的最大回撤大于3%的概率是35%,平均年度回撤在3%左右,货币基金回撤为0,最安全。
投资基金有这么多风险,我们是不是就不要投资了呢?接下来给大家分享经济学中很著名的一个原理,即投资中的不可能三角。帮助大家在今后,遇到各式各样的投资做决策时,有个大体的判断。
我们可能常常在寻找一只完美的基金,应该是收益很高、不会太亏,还可以随时赎回或者不用持有太久。
但实际上,想要找到这样的基金,难度是很大的。“收益很高、不会太亏,还可以随时赎回”,对应的是投资当中的三个维度,也就是:收益、风险和流动性(时间)。而这三个维度难以兼得,也常被称作是“投资不可能三角”。
具体来看:
满足高收益和低风险的资产,就很难满足流动性。比如定期存款的利息高于活期存款,但是不能随时取走,流动性受到了限制。
满足低风险和流动性的资产,就很难满足高收益。比如银行存款、货币基金等,这些资产相对而言的风险较低,存取也较为灵活,但是不可能获得高收益。
满足高收益和流动性的资产,就很难满足低风险。比如一些基金为了获得高收益,会重押某个板块或者个股,但这样的操作方式带来的就是较大的潜在回撤风险。
在投资基金时,我们要时刻谨记风险和收益的匹配性。需要多少的收益,就需要承担相应的风险。把钱存银行是没有风险的,那么能提供的收益一定也是不高的。
相反,买主动权益类产品,想要获取高收益的同时也需要承担高波动风险,需要我们去权衡承担这个风险的“性价比”,下一堂课我们就来看看怎么挑选适合自己的基金。
第三课:基金实战—如何选基金
通过第一部分投前必修课《基金基础知识补习》、《认清基金投资风险》,我们认识了公募基金市场背景、公募基金的投资优势、基金的分类、不同基金是怎么赚钱的、基金的合理收益预期以及不同基金在投资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或许大家都有疑问,我该怎么从上百家基金公司、上万只基金产品中寻找合适我自己的基金呢?
现在开始,我们正式进入投基实战课程,手把手教您怎么选基金?怎么买基金?怎么卖基金?
我们先来聊一聊怎么选出适合自己的基金?
“适合”是个匹配题,我们先需要先自问,再来匹配。
三大自问
我的风险匹配哪些基金类型?
我的钱能放多久?
风险适配后,该从哪些维度选择基金?
01 我的风险匹配哪些类型的基金?
在投资理财的时候,大多数人往往只关注自己的风险偏好(喜欢买什么)和预期收益(收益越高越好),而忽视了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适合买什么)。等到风险暴露后,才发现自己根本承受不来。
择基的第一步是认清自己,了解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
风险承受能力测评
在买基金前都需要进行风险承受能力问卷测评,问卷内容涉及财务状况、投资经验、投资知识、投资者目标、风险偏好和其他信息等内容,以此来评估自己的风险等级类型
不同销售平台问卷不尽相同,已经买过基金的朋友应该都体验过。
根据最新的《适当性管理办法》,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分为5个等级:C1-最低风险等级、C1-保守型、C2-相对保守型、C3-稳健型、C4-相对积极型和C5-积极型,数字越大风险承受能力越高。
那基金产品的风险等级是如何确定的呢?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及《基金募集机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实施指引(试行)》等相关规定,在综合参考产品类型、投资方向和投资范围、流动性、到期时限、结构复杂性、募集方式等因素的基础上,将基金产品也分为5个等级:R1、R2、R3、R4、R5(数字越大风险越高),分别对应保守型(含最低),稳健型、平衡型、成长型和进取型。
所以,在风险测评的基础上,我们也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看自己适合什么风险类型的产品。
在上一节课《认清基金投资风险》中,我们一起回顾了2005年至2020年各类基金的最大回撤情况:
历史表现可以作为参考,我们假设你运气不好,恰巧遭遇了最大回撤跌幅,你是否会因此心态失衡,焦虑不安?
如果会的话,就不建议选择对应类型产品,或许你的年龄、收入、家庭财富背景是可以承受波动的,但是您的心态、性格还不适合。
02 我的钱能放多久?
认清自己的真实风险承受能力后,我们还需要清楚自己资金的用途和投资时间长度,以此来确定投资目标是短期还是长期。
按资金的使用期限来区分,资金可使用期限越长,他们对应的投资标的的风险等级也在不断提升。
随时需要取出的资金适合匹配货币型基金,能够满足资金的随进随出。
几个月可能使用不确定的资金,比如几个后需要取出来花在其他方面,那我们对于产品的流动性和波动性都有要求,不太能接受短期内较大波动的股票型基金,也不适合有封闭期的产品,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配置一些中短债基金、过往走势比较稳的混合型基金等。
短期不用,中长期的资金,比如是两三年以内不会用的资金,甚至是10年后才会使用到的孩子教育经费,那么即使短期震荡,也可以沉得住气,静待花开,适合配置股票型、混合偏股型、可转债等高风险高收益类基金产品。
避免拿短期的资金投资长期的品种。
比如动用一两个月内就要使用的资金去购买长期业绩优秀的偏股产品,如果不巧这段时间市场出现了大幅下跌,那将不得不面临短期浮亏变成短期实亏的状况,造成永久性损失。
避免拿长期的资金错配了短期品种。
比如你有一笔长期不用的钱,一直放在货币基金或是银行理财产品中,滚动了两三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这将会错失收益,原本这笔长期资金应该可以取得更大收益的,而因为这笔长期资金没有匹配优秀的长期产品,错失获得更高风险收益比的机会。
03 风险适配后,该从哪些维度选择基金?
了解了买基误区,认清了自己的买基目标与风险偏好,那怎么判断基金值不值得投资呢?可以参考三个简单可行的指标:收益指标、风险指标和其他辅助指标,我们以偏股类基金挑选标准为例。
收益指标,可以从绝对收益和相对收益两个维度来评价。
绝对收益指基金获取的绝对收益回报。
对于偏股型基金的绝对收益,一般的预期是至少比存款利率更高,这是比较合理的预期。但也经常会遇到一些预期过高的基民朋友“一年至少20%吧”、“三年翻倍要求不高吧”等等。
如果我们用高底线收益和短投资期限去量化基金的绝对收益就会出问题:第一、衡量期限太短,容易造成牛市趋之若鹜、熊市弃之敝履的评价结论;第二、底线收益太高,市场中仅有少部分基金产品能在长跑中达到年化20%的收益率(股神巴菲特的长期年化收益率也仅20%左右)
所以,建议基民朋友在观察偏股基金时用3至5年以上的绝对收益去衡量,年化收益率预设在10%以上属于比较合理的绝对收益目标。
相对收益指基金获取的回报在同类产品中的相对排名。
对于相对收益,很多基民朋友比较苛刻,无论全市场多少只偏股基金,到了年底仅盯着年度前十。对与相对收益的同样建议避免评价期限过短,用一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去评价相对收益不够客观,在短周期排名靠前可能都是风口上的基金。
建议基民朋友同样以3至5年周期去看待相对收益,每个自然年度仅要求在排名前1/2即可,3至5年后能排到同类的前1/5,一般优秀的基金往往运作时间越长排名逐年提升。
风险指标。
在买基金时,打动基民朋友的大都是过往的较好收益,很容易忽视风险指标,而实际持有后才发现风险和收益是成正比的,风险比收益更值得我们重视。
夏普比率。
我们推荐的第一个风险指标是夏普比率,代表投资者承受单位风险所获得的超额收益,比如某基金最近3年夏普比率为0.8,代表该基金在承受了1%的波动风险后获得了0.8%的超额收益。
夏普比率多少数值是比较好的呢?可参考《巴菲特阿尔法的秘密》中的长期数据:1926年至2011年,美国整体市场的夏普比率大概在0.39。
1976年到2011年巴菲特所管理资产的夏普比率大概是0.76。所以偏股基金的夏普比率可以以3至5年周期去评估,数值在0.6以上的产品就比较不错了。
最大回撤。
最大回撤代表指定时间区间内,基金下跌的最大幅度,这个指标能较好的记录和刻画出现极端风险时投资者曾经遭遇过的最大损失程度。
简单来说,就是过去某一段时间内基金最大的跌幅空间。举个例子:某只基金曾从最高2.2元连续下跌至最低点1.5元,跌幅为31.2%则代表这一区间最大回撤为31.2%。
如果一只基金的最大回撤超出了个人的承受能力范围,那么是否选择这只基金就要谨慎考虑了。但最大回撤只能作为参考依据,仅代表在过去发生的极端情况下的回撤下跌幅度,并不代表未来。
最大回撤存在的意义在于可以借由这一指标将自己所能承受的最大风险程度进行量化。基金投资提倡长期投入持有,能够有更平稳的向上增长(即更小的回撤幅度),比起上蹿下跳的波动来说,更利于投资者放平心态长期持有。
下面来做一个小小的测试吧!
以下两支基金:基金A先涨50%,再跌25%,基金B稳步上涨15%。哪只基金表现更好呢?
很多人可能第一反应会选择基金A, 但其实基金A的最终收益是12.5%而基金B的最终收益为15%。收益稳步上涨的基金B表现优于大起大落的基金A。
基金规模。
主动管理的偏股基金产品的业绩增长潜力会受制于规模的增长,主要原因是基金经理的能力是有边界的、并且资本市场优质标的也是有一定容量的。
当规模的增长超过了基金经理运作管理的能力圈之后基金净值增长就会开始乏力。建议投资者最好是挑选规模在50亿以下的偏股基金产品。
一般来讲尽量规避规模在50亿以上的产品(当然因基金持仓风格和基金经理能力差异也会有例外)。
收益指标方面。
建议绝对收益3至5年能达到年化收益率10%以上,相对收益3至5年能排到行业的前1/5,每年度能排到行业的前1/2;
风险指标方面。
建议3至5年的夏普比率高于0.6,最大回撤低于同期同类型基金的平均水平;
其他指标方面。
对于货币型、债券型基金在关注收益指标、风险指标之外,我们也需要更关注大基金公司的产品,他们有着更丰富的资金管理经验以及更健全的风控制度,信用风险控制更有保障。
第四课:基金如何买?
一笔买还是多笔定投
上一课《怎么选基金?》学习了如何挑选适合自己的基金,那挑选后该如何买呢?是比一笔一次性买入还是分笔多次投入呢?这个问题其实没有标准答案,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跟大家聊一聊。
课程大纲
两个投资方式的差异
一次性买入和定投买入的优劣势
到底是定投好,还是一次性投入好?
定时定额为主,单笔为辅是不错的选择
01 两个投资方式的差异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这两种投资方式在投资体验上的差异,我们来看一个对比例子:
假设有两位投资者均持有10万资金,购买同一只基金(暂不考虑申购赎回费用)。
投资者A:100000元一次性投入,1月买入5月卖出;
投资者B:分5次买入,每月初买进20000元,同样是1月买入5月卖出。
在经历了市场波动后,两位投资手中共持有的资产如下:
投资者A:50000份×2元=100000元
投资者B:66666份×2元=133332元
一次性买入的投资者A最后资产与投入前无异,收益为0, 而分批买入的投资者B最后累积了133332元资产,扣除成本后,收益有33332元。
通过这个例子可以看出,一次性买入的单位净值是固定的;而多笔买入成本是不一样的,市场波动的情况下,多笔买入能够均摊投入成本。
02 一次性买入
和定投买入的优劣势
一次性买入的优缺点
一次性买入需要瞅准时机,把钱一下投进去,寻求大的回报,追求“低买高卖”。
优点:
选择进场时机很重要,一旦时机选的好,很可能取得不错的收益率,进而增加收益。
就拿上面的例子来说,如果投资者A是在2元的时候一笔投入了100000元,那就是50000份,如果净值单边上涨到3元,那就是150000元,将大于定投多笔投入的收益。
缺点:
1、当基金处于下行且跌幅比较大的时候,那么一笔全部买进去的话将会承受很多的波动。
2、一次性把所有钱都投进去,基金下跌时想要加仓降低成本时,手上就没有资金可用。
所以,如果你没有很强的投资择时能力,不太建议选择一笔投的方式,特别不适合新手。
定投的优缺点
优点:
省时省心——定投会根据你设定的时间、金额,扣款方式,到了指定的时间就会自动帮你买入,可以节省自己手动操作的时间。
均衡成本——定投能分散风险,随着买入的次数与金额越来越多,成本会相对均衡。
摆脱市场干扰——由于是定时定额的无脑投入,我们在投入过程中不会考虑买入时机等问题。这放在波动的市场上来讲,就是避免了追涨杀跌,摆脱市场干扰。
强制储蓄——新手还可以通过基金定投的方式达到强制储蓄的目的,每个月定期投资工资的一部分。
缺点:
定投虽然能节省自己手动的操作时间,但是分批投入的方法也可能会损失一部分收益。如果刚好市场一直在上涨,那手中的资金就不能获得行情上涨的收益。
03 到底是定投好,还是一次性投入好?
两种投资方式的投资理念不一样,除了考虑基金本身的波动率,重点还是得结合自身的资金流入情况、风险承受能力、以及投资目标来灵活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比如:
波动较小的基金适合一次性买入,比如货币基金、债券基金;
如果你非常看好A股的发展,计划做长期(5-10年)的投资,同时能够承受市场短期的波动,那么就可以选择一次性投入,静待市场长期收益机会;
如果你想做投资,但又担心市场短期的波动,那具有均衡成本、平滑波动的定投方式会更合适你;
如果说你是个领固定工资的上班族,资金流入都是按月的,那设置一个月定投,将部分收入定投到基金里,也将会是一个兼顾了理财和生活需求的办法;
如果投资的资金有明确规划的情况,比如:作为孩子未来读书的学费,以后的旅游金,养老金等等,选择定投来一步步积累,也会比一次掏一笔大的更轻松。
04 定时定额为主,
单笔为辅是不错的选择
一次性投入与定投并不是非1即0,两者相结合也是一种选择。要是非常看好一只基金,那先单笔买入,再继续定投同一只,也是一种不错的投资策略。
定投为主,单笔为辅。
进场时:先单笔买入建一个底仓,再定时定额买入。
获利时:先赎回定期定额投入部分,保留一次性买入的底仓。
获利了结降低仓位后:可再次设置定投将止盈资金滚入再投资。
投资是一场修行,要想笑到最后,就需要记住一句话:尽量不满仓!行情好的时候满仓是开心,但谁都没办法预料未来的行情,一旦市场转向没逃掉大跌,满仓亏损对于账户来说就是地动山摇,所以“家有余粮,心里不慌”,而定投为主,单笔为辅的投入方式可以让我们保持仓位主动性,灵活应对市场变化。
第五课:如何卖基金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基金是怎么赚钱的、基金的风险、如何择基买入,经常也听朋友抱怨,我跟朋友买的同一只基金,我一直坚持持有,为啥他赚钱我却亏钱?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如何聪明的止盈,将收益落袋为安。
首先我们要了解,为什么我们需要学会止盈。让我们来设想一下下面的情景,害怕赚的钱不翼而飞,又怕错过下波行情?到底该不该止盈?
想必这是很多基民朋友都存在的心理矛盾,难免避免的“人之常情”,市场行情瞬息万变,基金口袋里的钱进进出出,“见好就收”说来容易,做起来可真不容易。
虽然老生常谈总说“做时间的好朋友,收获长期投资价值”。但并不是强调一成不变,随着市场的变化,基金净值每天都在变动,每次下跌都会导致前期收益的降低,如果没有及时止盈,到手的钱也会不见。
与国外市场不同,A股牛熊时间较短,大部分处于震荡市,懂得适时卖出,落袋为安才是真的赚钱。
因此,在起起伏伏的震荡市场中,要学会克服患得患失,贪得无厌的人性弱点,及时、理性的止盈,才是合适的投资之道哦!
在了解了学会止盈的重要性之后,我们来学习具体该如何止盈。其中有五大止盈策略
什么时候止盈?如何止盈?
这个其实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的仓位、风险偏好和投资目标都不尽相同,并不能一概而论。今天介绍的五大止盈的方法,供大家在养基之旅上有所参考!
01 目标止盈法
在基金赛场上,各位参赛选手也应该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情况和资金体量设定合理的投资目标,当投资收益达到目标之后,就及时止盈。
无论市场后续如何变化,基金是跌是涨,都不必过于在意,切勿贪婪成形、患得患失。
目标止盈法的优点是方法简单、易于操作,能获得固定的预期收益率,适合新手。
但是由于是一次性止盈,所以制定具体目标的难度较大,如果目标值设定得过高,基金可能无法及时赎回,如果目标值设定的过低,则有可能错过后续行情的上涨。
02 估值止盈法
估值止盈法指的是根据估值百分位这个数据判断买卖基金的时点,当估值较低时买入基金,中间长期持有,当市场估值达到高估时再卖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低估买入、正常估值持有,高估卖出”。一般用在指数基金或者行业基金上。
常用的估值指标有PE,PB等,常见的估值判断中枢如下,一般当估值的百分位超过60%时,说明此时估值已经偏高,稳健型的投资者可以考虑分批卖出;当估值百分位超过80%时,说明估值已经高估,投资者可以相应止盈赎回。
这个方法操作起来相对有些复杂,同时使用估值指数不同,判断区间也有所不同,并且估值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在运用时还需要综合考虑,比较适合有经验相对成熟的投资者。
03 最大回撤止盈法
最大回撤止盈法与上述方法的区别在于,其不仅看上涨的情况,还要看下跌的情况,在保证一定盈利的基础之上,如果回撤幅度大于设定值,就立即赎回锁定收益。
举个例子:先设置目标收益率为25%,再设定最大回撤预期值为10%,在达到目标收益率的基础上,如果回撤达到10%,则立即止盈。
当市场处于震荡行情时,基金净值涨涨跌跌,不可能一直处于上涨阶段,因此也要特别注意回撤的情况。
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不用患得患失,遇到大行情时也不会轻易踏空。
但是运用该方法也就意味着无法在高点卖出,只能选择相对的高点,同时最大回撤点的设定也具有一定难度,如果设定值过低,则容易错过后面的牛市,但如果设定值过高,则投资者需要承受较大的风险。
04 情绪止盈法
顾名思义,就是根据他人对股市的看法来分析当下市场的情况,当市场情绪达到了一个较高的位置时,就及时止盈。
那么。这种信号该怎么判断呢?
很简单,当你发现身边的人都在讨论基金股票,同时都赚得盆满钵满时,说明当下市场情绪高涨,市场已经走到了一个较高的点位。
此外,根据一些数据指标,你也能感知到市场情绪的变化。
举个例子:当你频频在媒体中看到“新基金发行创新高”、“明星基金频发”、“沪深两市成交量连续破万亿”等新闻时,在一定程度上也预示着市场的热度高涨。
这个方法的优点就是易于观测,并且对专业知识的要求较少。
但缺点也不言而喻,市场情绪难免充斥着大量的主观想法,对于市场判断的说服力不够,在使用时最好结合其他方法一起判断。
05 分批止盈法
分批止盈策略是我们比较推荐的止盈策略,分批止盈是目标止盈法的升级版本,可以让我们在有效规避风险的同时,收益率实现最大化。
简单地说,就是设定不同的止盈线,在每条止盈线上卖出不同比例的基金,相应的收益率越高,卖出基金的比例也越高。更适合有一定投资经验的基民朋友们。
我们通过一个例子来简单解释一下这一策略:
在收益率达到10%时,不全部卖出,而只是卖出30%的份额,再涨10%时赎回60%的份额,再涨10%时赎回全部的份额。
通过分批赎回的方式,来抵御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是一种进可攻退可守的止盈策略。
相比于一次性的目标止盈法,这个方法能避免错过后续上涨的行情,同时在市场下跌的情况下,也能及时将部分收益落袋为安。
以上只是个例子,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调整,例如我目前的收益率达到了20%,看不清未来行情,不知道会继续涨还是跌,那么你完全不必纠结,你可以先赎回一部分份额,例如30%。
如果继续上涨,剩下的那70%份额依旧会为你带来收益,只不过少赚一部分罢了,图个安心。如果市场转为下跌,那么卖掉的30%可以帮你减小收益回撤的幅度。
所谓“会买的是徒弟,会卖的是师傅”,在投资基金时,除了会买,还要会卖,毕竟大家最后的目标都是投资赚钱。当然,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完全相同,面对市场的爱恨情仇和各种神转折,要放平心态,选择适合的方法,懂得及时止盈,方能收获投资的果实。
06 分批止盈+定投补仓
分批止盈+定投补仓策略相结合是我们最推荐的投资策略。
投资对于我们来说是长期的事情,并不会因为一次基金止盈而结束。
一次止盈结束,我们需要寻找新的机会再来一次买入、止盈。因此,循环入场的分批止盈法 + 基金实战的定投策略相结合的方式值得我们尝试。
举个例子
我们可以分多个小目标分批止盈,在上涨10%时赎回20%,继续上涨10%时再赎回20%,这样做一是可以帮助你落袋为安,二是可以帮助你降低仓位保持部分资金的主动性。
而当市场出现回调时,比如回调20%,我们可以用止盈的资金定投补仓来摊低持仓平均成本,为下一次提前止盈做准备。
结尾
投资没有永恒不变的理论,市场永远具有不确定性,需要我们根据市场变化灵活调整策略。
收益率达到多少开始止盈赎回,继续上涨多少触发下一次止盈,每次止盈赎回多少份额,或者回撤多少开始定投补仓,这些大家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作出调整。
主题授权提示:请在后台主题设置-主题授权-激活主题的正版授权,授权购买:RiTheme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