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雷作品《万岁,3号楼205室》插图

魏雷作品《万岁,3号楼205室》插图1

万岁,3号楼205室

在3号楼205室呆久了,就想说说205室的故事,其实205室也没有什么故事,只有实实在在的生活。每人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每人都有一出唱不完的戏,每人都有自己的生存方式和状态。

小胖”来自山西,是205个子最高的一个,来的时候有父母保驾护航,也许是养尊处优惯了,营养有点过剩,略显丰满,大家都称他“小胖”,一开始他不太情愿,但经不住大家亲昵的呼唤,只好默许。一日,尊父母打电话过来,知道亲生的儿子没通过亲生父母同意就活生生地把乳名给改了,都吓了一跳。

小胖大一的时候活得像弥勒佛一样很开心,根本就没意识到大学还有“补考”这么一说,直到开学后知道自己有两科挂了红灯,这才急得两眼冒火,骂天咒地,骂自己学号不好,也许是他来得比较早的缘故,电脑随机编号,竟给他照顾了一个“1”号,每次考试,第一个走进考场与监考老师近在咫尺严阵以待,天时、地利、人和之便尽失。

对大学的那点新鲜感还没有消退,小胖刚开学就被砸“蔫”了,每日垂头丧气,早出晚归,正当大家想办法挽救这个“失足”青年的时候,却发现找他的电话突然多起来,而且是极尽温柔型的女子的声音。后经大家明察暗访、尾随跟踪,原来是和一个“才女”在一起补习功课,后来小胖的补考是过了,但与“才女”的接触更频繁了,明白人都看的出来,小胖成了205室第一个“触电”的人。

由于小胖尝尽了不补考的甜头,现在各门功课倍儿棒,所以唯“才女”的命令是从,经常见他俯首对“才女”作洗耳聆听状,再加上谦虚好学,所以有些略显驼背,身子也越发扯得长了,估计砸直的话,能有近2米长。

“和尚”是山东人,秉性老实忠厚,为人热情淳朴,矮而稍胖,小眼睛总是眯缝着,给人一种认真钻研的感觉,看东西长久而专注,不看明白不罢休,眼睛气宇轩昂中流露出友善。“和尚”这名也是205的哥们给起的,每次卧谈会,遇到有关女性的话题,他都默不作声,眼睛微闭,仙风道骨,仿佛老佛爷坐禅,似是看破红尘。我们就开导他:“‘和尚’,朱元璋原来也是和尚,后来做了皇帝,不也是三宫六院,三千佳丽……”

也许是这句话的作用,“和尚”还真“红杏出墙”了一次,有人见到他和一位少女去学院礼堂看电影,甚是亲密,但后来就没了下文,偶有人问之,和尚默不作答,这事至今还是个谜。

“和尚”身上有一股锲而不舍的精神,是我们205室最用功的一个,做事很有计划,每天第一个起床,大家不用看表,就知道是6点了,比打鸣的公鸡都准。“和尚”还善解人意,每次拿了奖学金,总忘不了请这帮哥们儿搓一顿,美名其曰:“安慰奖”,内务检查时,“和尚”是最自觉的劳动者,满眼都是活,扫一扫,擦一擦,活像一个修身“苦行僧”。

“和尚”对大家送的这个雅号一直很欣赏,每次大家这样叫,他都爽朗地答应,流露出快乐的笑,“和尚”喜欢一板一眼的生活,每晚仍是凝神静气打坐片刻,再沉沉睡去。

“上海”是名副其实的上海人,喜欢以籍贯代其名,以示卓尔不群。也许是受“上海怪才”韩寒的影响,“上海”骨子里天生有一种叛逆的精神,像韩寒一样喜文科不喜理科,遇到自己不喜欢的课,宁愿躲在宿舍里看自己喜爱的文学书籍或者睡大觉,也不肯迈进教室一步。所幸考试科还没有补考的记录,凭着小聪明临考突击,侥幸过关,却也自得其乐。但有一门课虽属考察科目,代课的“老夫子”考勤却非常严格,“上海”每次上课必缺的大不敬,激怒了“老夫子”,朱笔一点,“上海”上了补考的“黄榜”,成了榜眼。

“上海”对此并不以为然,还解嘲的对我们说:“大家想啊,在一张金灿灿的‘黄榜’上,赫然写着我‘上海’的名字,来往的人络绎不绝,大家驻足观望,议论纷纷……啊!都在讨论着我‘上海’的名字,我终于上黄榜了……”

这就是“上海”,思想反叛,观念奇特,常常声讨教育制度的种种弊端,喜欢做的就去做,不喜欢的就是不喜欢,不会因为被判了“死刑”而改变半分。

大位是湖南才子,看上去不甚用功,但悟性极佳,每考必捷。歌也唱的也不错,在英语课上唱英语歌,曾倾倒众多女子。但大位虽才、音俱佳,相貌却呈劳苦之色,生活能力极强,能帮别人干一切活,办事认真,思想实际,写的一手好字,有人让他抄封情书什么的,总是有求必应。偶尔有非分之想,但终于作罢或失败,令人起同情心一笑,颇似唐老鸭性格。

大位有时候描写自己有点过分,一次为了说明自己家穷,举例说:“我房间里用的是十五瓦的灯泡,我家猪圈里用的是六十瓦的灯泡”,语言没有一点逻辑,也许是太喜欢猪的原因,慢慢养成了奢睡的习惯,而且喜好磨牙和说梦话,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没有想到有一天深夜,我们被一声尖叫惊醒,原来大位正摸着“上海”的头喃喃自语:“西瓜怎么还没有熟,我口渴!”我们这才知道大位还有梦游的习惯,以后大家睡觉时都不敢放开被口睡觉了。

大位有两大爱好,一个是打篮球,一个是唱歌,曾参加学院类似职业化的篮球联赛,并组队取名曰“puff神龙”,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也没弄清,后来查了一下词典,“puff”像是一种什么食品,大位告诉我,“puff”并不取其本意,而是与“怕输”谐音,这神龙确实也有怕输的时候,我们就用CBA的经典广告语激励他:没有了乔丹的帕夫神龙队,谁能阻挡住天才少年大位的一手遮天,强力中锋蒋大为,谁与抗衡……

大位的嗓音不错,曾代表我校参加过大学生歌咏比赛,每晚必戴着耳塞,随着只有他一个人听见的旋律忘情歌唱,直到宿舍熄灯或者我们严正抗议“别唱了,把狼都招来了!”方才罢休。

风子是九江人,也是205室的一个人物,用行话讲那是一个“角”,能吹善侃,说话特快,总带着一脸坏坏的笑,但老虎也有打盹的时候,有一次他不小心放了个屁,我说:“听口音不像本地人”,风子很认真地答道:“对,我是九江人”,大家笑作一团。

风子待人那是绝对的真诚、热情,刚进了大学就做了班里的团支书,但仕途不是太顺,也许是组织太多的团队活动,占据了很多时间,风子第一学期就补考了一门,而后每况愈下,在又一轮的选举中终于败北,风子似乎有点士气不振,记得落选的第二天,他一早醒来十分慷慨地伸出一条黑色的玉臂,轻声细语地用一种颇似老佛爷的腔调对我说:“小魏,给我递杯水来。”我想,风子居然也有这般的黑色幽默,他一定不是一个简单的给人带来快乐的人,他的内心深处也别有一番大千世界吧。

确实如此,风子一肚子鬼主意,常讲一些鬼故事给我们听,说:“一位同学在洗手间,听一个穿红马甲的唱歌,天天如此。此同学忍不住也唱了起来。第二天此同学就不见了踪影,有人只看见脸盆里有一件红马甲……还有一位同学去WC,久去不回,同伴去寻,见一个老太婆在那儿拖地,然后老太婆把拖把放在马桶里,就颤巍巍地离开了。第二天,同伴回忆起,那拖把正是自己同学的头发,再回去看,只见同学被倒插在马桶里……”,此后,“红马甲”的故事和“拖把”的故事在205室内外广为流传,闹得人心惶惶,搞得几个大老爷们还泪光闪闪的,连去厕所都结伴而行。

说来也怪,风子每晚主张早睡,而他自己却偏偏早睡不了,他躺下不出一个小时,就要出去撒尿,撒尿回来后喝杯热水再躺下,刚要睡着又要出去……如此循环,天长日久,睡在我上铺的风子,练就了一身床上功夫,上下床的功夫十分麻利,有时岔开两条鹤腿,一翻身蹦下来,一股仙气,连我都丝毫不能察觉。

“诗人”是爱新觉罗之后,长得精悍结实,头脑聪慧,谈吐诙谐,一头长发,从来不会小声说话,任何人一眼看去,就可以断定他是个“胡人”。

“诗人”是205室来得最晚的一个,因为是独子,老爸亲自护送到校,老爸把一切给他操办停当,又小住了几日,才依依不舍地离去,老爷子和我们都混了个面熟,每次打电话过来,都要把205室的成员问候一遍。

“诗人”穿得比较前卫,尤其是冬天常戴一个瓜皮帽,长发披肩,再配一副墨镜,推门进来把大家都吓了一跳,活生生一个中东恐怖分子。

“诗人”喜欢踢足球,并参加了一个足球俱乐部,只要有他在,体育频道就不能闲着,并现场评点,天长日久,我们宿舍全成了铁杆球迷。“诗人”踢球很敬业,经常在雨中踢水上足球,摸滚爬打,满身是伤却从不说苦。“诗人”身体是野蛮了点,但骨子里很内秀,“诗人”有空就写诗,自写自选自编的诗集就有好几本,可发表的很少。心恨“世无伯乐”,自号“落拓诗人”,诗人偶尔也给我交流一下,他的诗一般是写“长相思”“勿忘我”之类的,从他身上,我充分认识到爱新觉罗子孙的内心世界实际上也是很多情的。

有一次,“诗人”从外面上网回来,一脸伤感的表情。大家细问究竟,原来“诗人”在网上和一个MM聊天,把自己写的诗一一给MM看,MM感动不已,不禁潸然泪下,“诗人”受了感染,渐渐入戏,也红了眼圈。正当“诗人”绘声绘色给我们讲述这段情感历程时,不料平时从不参与讨论情感话题的“和尚”突然来了一句:“人家那里是感动的,电脑屏幕不好,眼睛被闪的,闪地掉眼泪了!”“和尚”的电脑玩得不错,在电脑这方面是我们宿舍的权威,大家都信服地点了点头,把“诗人”气了个半死,发誓以后再也不写诗。

还有一个是姜昆,你别以为是说相声的那个,这可是个实实在在的东北人,体格高大肥硕,活像一架立起来的飞机,也许是东北人特有的爽朗,和他在一起一般不会有什么压力。

姜昆喜欢穿鲜艳衣服,尤其是喜庆的大红色,有段时间他老跟着一对情侣的屁股后面跑,P颠P颠地为人家忙这忙那,像宫廷里的白头宫女喜欢给别人做嫁衣裳。一些女生在背后悄悄叫他“红灯泡”,一开始不知道这是在叫自己,等知道这是别人为自己起的绰号时,姜昆经过一个下午的激烈的思想斗争,决定以后不再穿红衣服,但“为别人服务”的宗旨却没有变。

姜昆还是一个美食家,家里老爸开着宾馆饭店,每当和我们谈起“吃”,那是手舞足蹈,神侃不止,经常在宿舍里免费举行“天天饮食”讲座,我曾经专注地听过他的讲座,讲家乡各种海鲜的做法和吃法,听后,我的口水整整流了一天,用姜昆的话说:“那山珍海味就是好吃,不服不行,那就如咱哥们碰到个神仙妹妹,没有不动心的。”

《万岁,3号楼205室》首发于《中国教育报》(2004年9月24日),近日收拾旧电脑发现这篇文章。一转眼,近20年过去了,205室的兄弟们,你们还好吗?

魏雷作品《万岁,3号楼205室》插图2

魏雷作品《万岁,3号楼205室》插图3

作者简介:魏雷,笔名味蕾、苏子,资深编辑、记者。《读者》《青年文摘》等多家杂志签约作者。作品多次在辽宁及全国获奖,《辽瓷》获中国青年期刊好新闻奖、沈阳市新闻奖。中宣部新闻出版署授予“全国抗震救灾报道先进个人”,团中央、省委宣传部、团省委授予“北京奥运会报道先进个人”。《一碗水的愤怒》《你生来就是做冠军的》《洗澡》等文章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外读本,并多次入选语文考试阅读理解试题素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