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50+敏感词原是误会一场!抖音还有哪些不能说的秘密?
在每一个抖音商家的认知中,想必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在平台上不能说的秘密。
为了避免踩中平台的违禁词雷区,在短视频和直播中使用缩写、谐音等一些网络黑话来代替原本的表达,成了抖音商家们心照不宣的潜规则。
于是,我们便看到了:直播间变成啵啵间、多少钱变成多少米、福利变成浮力、护肤变成h肤、正品变成zp……
各式各样奇奇怪怪的标题表达和拼音缩写,不仅让商家们心力交瘁,许多2G冲浪消费者也表示接受无能,明明都是中文但却突然看不懂了。
那么,这些所谓的不能说的秘密到底是平台的隐形规定还是用户的过度解读呢?真正的抖音平台违禁词又是哪些呢?
近日,抖音发布了一则《关于创作规范表达的说明》。
在该则说明中,针对不规范用词这一现象的出现原因,抖音官方做出了相应的解释。
因为平台对于这一部分的规则介绍得不够清晰,导致用户对平台规则缺乏了解,担心触犯平台规则而被审核或处罚,出于谨慎便使用了这些不规范表达。
正因如此,一些正常词汇也被用户误认为是所谓的敏感词,而实际上,只要是在正常情境下使用这些词语,是不会触发平台审核和处罚的。
相反,如果这些词汇被用在违法违规的行为下时,平台将对发布违规内容的账号予以处罚,即便是利用同音、同形、拼音、表情替代,也难逃系统的审核。
为了帮助用户能够使用更加清晰规范的表达,抖音特别梳理了 50 个被高频使用的词语,并表示将在未来持续总结不规范使用现象且定期公布。
此外,抖音近期还测试了规范用语提醒功能。当系统识别到用户在平台发布的素材可能存在不规范表达时,会自动发送站内信,提醒用户您的作品可能存在不规范表达,请注意规范用语。
7月28日,抖音黑板报又发布了第二批平台倡议规范用语。
至于此前引起热议的不能提微信这一传言,抖音官方也做出了明确回应:在视频中提到微信并没有限制,但是为了避免脱离平台监管后产生诈骗行为,保障用户的财产安全,如果主播将用户引流至微信等其他渠道进行交易时,抖音就会进行安全提醒。
如果多次出现加我微信、或者搜索淘宝店铺等私下导流的话术,直播间将会被系统自动断播。
抖音公布了以上规范用语后,许多商家高悬的心总算是放了下来——终于可以好好说话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直播和短视频创作过程中,商家就可以毫无顾忌了。
在抖音电商官方发布的《广告禁用词规则解读》中,明确了平台的禁用词分类,大家可以作为用词参考,避免在直播或短视频作品中使用禁用词而遭受处罚。
常见广告禁用词包括但不限于以下7类词汇:
1、滥用极限用语和夸大对比的
2、滥用权威性和资质类表述
3、绝对化用语
4、与品牌相关
5、虚假承诺和高风险诱导类的
6、涉迷信宣传的
7、医疗器械/保健食品类商品
值得注意的是,在抖音官方提供的这些禁用词中大多都是《广告法》中的广告禁用词和极限词,也就是说,如果商家在广告宣传中使用了这些词汇,不仅会受到平台的处罚,还有可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即便通过拼音、缩写等形式进行委婉的表达,一旦被追溯到,也将被平台依规处置。
其实不管是所谓的规范表达还是违规词,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引导商家创作出更加真实、可信、专业的内容,借助优质的内容与平台机制相互结合匹配,从而提升用户的消费体验。
对于商家而言,光知道规则上的可为与不可为还远远不够,如何创作出高质量的带货内容,才是抖音商家应该研究的重点。尤其是在极其依托视觉营销的服装品类,优质的内容才是抢占用户注意力和购买力的关键。
然而实际上,大部分抖音商家都没有一套完整的内容创作体系,甚至很多卖家还在用主图PPT的形式来进行商品展示,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微乎其微。
在这样的情形之下,如何才能快速地找到市场流行带货趋势,从而提升短视频和直播作品的带货力呢?
其实很简单,在抖衣的作品库,我们就能快速获取到目标品类下对应的热门带货作品。通过对带货内容的拆解与分析,继而摸清当前的头部趋势带货玩法及素材制作方式。
在抖衣专业版中最新上线的【直播广场】功能中,商家还可以精准筛选出不同类目下的头部直播间,并对当前直播间的带货商品、直播预热、弹幕互动等信息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为直播带货提供更加细致的数据参考。
不管是短视频还是直播带货,其实大可不必过度紧张,更用不着人人自危,只要在合法合规的情境下进行正确的表述,便不会触发平台的审核与处罚。
如果说合规是抖音带货风口下的立足之本,那么优质的内容则是助力产品攀上高峰的动力绳,只有将这两者都做到极致,才能稳稳立于规范化发展的潮头。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主题授权提示:请在后台主题设置-主题授权-激活主题的正版授权,授权购买:RiTheme官网